香港大學口腔頜面外科醫(yī)生證實內固定手術為長下顓患者的生活質素帶來更早的改善
香港大學牙醫(yī)學院口腔頜面外科研究團隊梁耀殷醫(yī)生(左) 和 王萃苗小姐比較了下陳前突癥病人分別接受口內垂直支骨切開術(IVRO)和矢狀支骨切開術(SSRO) 手術后的生活質素(QoL)變化。
下顓前突患者,其下頜過度生長。
口內垂直支骨切開術: (左) 術前虛擬手術計劃(紅框); (右)術后CT掃描(紅框)。
矢狀支骨切開術: (左)術前虛擬手術計劃(紅框); (右)術后CT掃描顯示使用鈦金屬板和螺絲進行內部固定(紅色框)。
香港大學牙醫(yī)學院口腔頜面外科研究團隊梁耀殷醫(yī)生(左) 和 王萃苗小姐比較了下陳前突癥病人分別接受口內垂直支骨切開術(IVRO)和矢狀支骨切開術(SSRO) 手術后的生活質素(QoL)變化。
正常咬合時,上顓的牙齒位于下顓牙齒的稍前方。 當一個人有長面或下巴突出 (港人稱「鞋抽」) ,他就可能患有下顓前突癥,即是下顓過度發(fā)育。 這種情況是一種面部畸形,會影響個人的咀嚼功能、面部觀感和自信心,亦會引起顓關節(jié)疼痛 (牙骹痛)。
下顓前突癥是一種面部畸形,在香港和南中國十分普遍,西方相對較少。 矯正下顓前突癥需要進行正顓手術,手術過程涉及切開顓骨并將它們固定在預先計劃的位置。 口內垂直支骨切開術(IVRO)和矢狀支骨切開術(SSRO)是修復過長下顓的兩種常用手術技術。 IVRO 是一種較傳統(tǒng)的技術,需要用鐵線固定上下顓 (俗稱鎖口),為期 6 周。 在此期間,病人只能進食流質食物。 相比之下,SSRO會使用鈦金屬板和螺絲進行內部固定,手術后即可恢復顓骨功能。 這兩項技術在香港和東亞地區(qū)都時常采用。
過去的研究指出,與SSRO相比,IVRO對于下唇的感覺神經(jīng)的損傷風險較低。 而SSRO可能需要進行第二次小手術以移除外露或受感染的鈦金屬板和螺絲。 然而,需要鎖口是一個問題,亦從未于病人的角度進行評估。
由香港大學牙醫(yī)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副教授梁耀殷醫(yī)生帶領的一項研究,比較了下顓前突癥病人分別接受 IVRO 或 SSRO 手術后的生活質素(QoL)變化。 參與研究的98 位病人被隨機分配接受 IVRO(49 位病人)或 SSRO(49 位病人)進行正手術。 病人的生活質素通過填寫兩份問卷進行評估,分別是口腔健康影響量表(OHIP-14),以評估病人的口腔健康質素,以及健康調查表(SF-36),以評估身體和心理健康相關的生活質素 (身心相關QoL)。 研究涵蓋至手術后兩年,對病人生活質素的變化進行了分析和比較。
該研究發(fā)現(xiàn)經(jīng)歷手術后康復的初期,IVRO和SSRO組病人的口腔健康質素于術后3個月開始,相比手術前的情況顯著改善,并持續(xù)穩(wěn)定提高。 此外,研究還發(fā)現(xiàn),病人于較年輕的時候接受手術,手術后的的口腔健康質素會更好。
在身心相關QoL方面,研究發(fā)現(xiàn)在術后初期,兩組病人身體上的影響比心理上的影響較大。 IVRO組的病人在社交、情緒和心理健康方面,則受到更大的影響。 這些結果指出,病人在固定上下顓期間的心理健康質素會持續(xù)地受到影響。 在手術后 2 年,兩組病人的身心相關QoL都能夠回復到術前水平,甚至更好。 該研究表明,IVRO 和 SSRO 都能長期改善患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。
比較這兩種手術程序時,研究結果指出接受 SSRO 手術的患者在口腔、身心相關QoL方面比接受IVRO 手術的患者更早出現(xiàn)改善的情況,早至手術后 2 周即有改善的跡象。 研究團隊得出結論,這有機會與早期的口腔和言語功能的恢復有關,因SSRO 組的病人在手術后無需固定上下顓。
梁醫(yī)生解釋道:「看到矯正下顓前突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,這是令人鼓舞的。 這項研究證實了SSRO看起來能夠在正手術后更早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,因為能更早改善病人的基本功能?!?/p>
副研究員王小姐表示:「了解不同的下顓前突手術對患者是非常重要的。 除了解兩種手術的臨床結果如穩(wěn)定性和風險之外,本研究還反映了手術程序從不同方面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?!?/p>